手机版

从舞台走向大众身边 中国机器人进入实用化快车道

时间:2025-08-12 17:18:00

观众在现场围观一款应用于流水线生产的智能机器人。 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馆里,人声鼎沸,但吸引人目光的,不是闪烁的灯牌,而是一群会走、会跑、能搬东西的“钢铁同事”。他们不再只是展台上跳舞、空翻的“花架子”,而是能搬货、送物、陪伴老人和孩子的“好帮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就像一扇时空之门,让人看到中国机器人从“秀才艺”到“真干活”的转身——而这个转身,比你想象的快得多,也扎实得多。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机器人制作漆扇的场景吸引观众围观。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发布百余款机器人新品。与上届相比,人形机器人企业从27家增至50家,参展产品从600余件增至1500余件,体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能。在本次大会现场,各类服务型机器人大放异彩,不仅展示了更加灵活的“肢体”和敏捷的“小脑”,还展现了更多元化的实际场景应用可能,同时,不少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展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能力。

优必选Walker S2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技术,换电过程仅需3分钟,可实现了全天候连续作业。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国内机器人知名品牌之一优必选携其五款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今年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这款机器人身高1.76米,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通过群脑网络2.0+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AI双循环,Walker S2拥有更智慧的大脑,并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它采用拟人化设计,可在0-1.8米全空间范围内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并完成灵活摸地、极限下蹲、远距离抓取等高难度动作,其腰部更可实现±162°灵活旋转。现场演示时,优必选Walker S1多台协同完成流水线搬运和分拣,展现了机器人协作的效率。今年上半年,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东风柳汽的汽车制造工厂完成部署,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提升该工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及生产效率。这将是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入职”全球最多工厂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进行多机协同展示。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星动纪元展示的星动Q5具有44个自由度,兼顾灵活身躯和高精度交互。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星动纪元(RobotEra)展示了“六边形战士”系列机器人,包括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L7、柔性五指机械手XHAND1和高自由度机器人星动Q5等。其中星动L7身高171厘米,是国内首个兼具大运动和精细操作能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有55个自由度,搭配自研关节模组,能完成360度旋转跳及分拣、扫码,由ERA-42大模型驱动。在现场物流模拟场景中,多台星动L7协同操作,完成从包裹分拣到精准抓取分类,再到智能扫码等一系列操作。星动Q5具有44个自由度,兼顾灵活身躯和高精度交互。该公司表示,其硬件和AI算法均自主研发,目前已实现上百台产品交付。

傅利叶科技带来的GR-3机器人吸引观众围观。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广州傅利叶科技带来了面向陪伴交互场景的GR-3人形机器人。GR-3搭载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全感知系统,头部的摄像头可精准识别人脸与方位,机身的触觉传感器可实时感知触摸 。现场演示中,GR-3能够快速响应观众呼唤,并通过内置大模型生成自然回应,其逼真表情和触感令现场观众惊叹 。

观众在傅利叶展台的“具身智能康复港”进行体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此次傅利叶展台的另一大亮点是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康复港”。作为国内率先基于机器人技术构建的智能康复体系,“智能康复港”深度整合傅利叶自主研发的30余款康复机器人产品,广泛覆盖神经、骨科、疼痛等多个康复领域,形成了一套覆盖患者全身、贯穿康复全周期的一站式标准化智能康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覆盖省、市、县及乡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患者累计超百万。

擎朗机器人带来了影院和商场使用的爆米花机配套机器人使用场景展示。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酒店、商业等服务场景方面,多家国产企业展示了实用成果。云迹科技的智能酒店解决方案包含自助前台和自动洗衣机器人,可在入住登记和房间清洁环节提供服务,已在欧洲多地酒店试运行。擎朗机器人带来了影院和商场使用的爆米花机和智能调酒机器人,其服务机器人设备累计已超过10万台。千寻智能的Moz1机器人展示了折叠衣物能力,深圳越疆科技的机器人可同时装配零件和制作食品。种种应用表明,人形机器人正逐步在家政服务、零售导购和工业生产领域落地。

银河通用带来的机器人展示了在工厂环境中能够精准抓取任何材质和形状的零件的能力。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大会现场观众络绎不绝。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在从“花样表演”向实用化应用快速转变。回看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不少国产人形机器人已真正从“花式表演者”转型为“实实在在的劳动者”。这种“从秀场到现场”的跃迁,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推动,机器人未来要真正走进工厂和家庭,成为“打工人”而非仅仅是表演者。或许,在下一个十年,一个打包快递、送餐上门、陪伴照护甚至参与公共服务的机器人,会真正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期待着人形机器人走入“真实世界”的时代到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