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以色列炸了卡塔尔,美国盟友互掐,海湾国家慌了?|凤凰聚焦

时间:2025-09-15 19:45:00

以色列清除哈马斯高层的行动不止一次,但最近这次却引发轩然大波,因为它们袭击的目标是卡塔尔首都。卡塔尔和美国关系密切,历来又是各种地区争端的调停者,突然遭到以色列的袭击让人意外,而美国对这一事件的暧昧态度也耐人寻味。袭击发生在加沙和谈的关键期,后续发展会如何影响中东局势?



Part.

1



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卡塔拉地区的宁静被撕裂。多枚导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而下,击中一栋三层红色联排别墅,巨大的冲击波使周边房屋玻璃碎裂,浓烟在15分钟内遮蔽了直径两公里的天空。



现场目击者称,至少听到8次间隔均匀的爆炸声,就像是有人在敲打着整个城市的神经。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在一小时后发表联合声明,承认对位于多哈的哈马斯政治局总部实施了“精准外科手术打击”。



声明称,此次行动针对正在召开秘密会议的哈马斯高层,目标包括该组织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等7名高官。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袭击当晚电视讲话中,将行动定义为“迟到的正义”,袭击的目标人物就是“阿克萨洪水”袭击的策划者。


此次袭击创造了以色列军事史上的两个“首次”,首次对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实施直接军事打击,首次在与美国存在战略同盟关系的阿拉伯国家领土上开展“定点清除”。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哈马斯领导人分政治与军事两类。军事领导人在加沙策划、领导军事行动;政治领导人常驻海外,主要通过外交和国际关系为哈马斯争取支持、筹集资金。国际社会通常区分二者。但此次以色列空袭政治领导人后,需为其行为找理由,声称这些领导人也参与了2023年10月7日事件的策划。


以军在袭击后的声明中称,此次行动代号为“烈焰之巅”,由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共同执行,以色列总理、防长、国家安全总局代理局长等多位高级官员均在指挥中心,通过无人机画面监控打击过程。



此次袭击行动,以色列“筹备了数月”之久,多部门参与协同。


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了具体袭击过程,当日下午3点左右,以色列空军出动8架F-15,在4架F-35I的护卫下,从内盖夫空军基地起飞,沿红海南下到预设攻击点,并未飞抵卡塔尔的领空,由F-15发射了射程超过1400千米的空射弹道导弹,导弹飞跃沙特上空,最终精准击中哈马斯高层开会地点。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以色列动用F-35战斗机编队,发射多枚空对地导弹对同一目标重复打击,造成目标建筑物内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这表明以色列在卡塔尔应拥有较强且完整的情报网络,能实时监控哈利勒·哈亚等哈马斯高层的动向。


Part.

2



哈马斯发言人辛迪在袭击后两小时发表的声明中证实,袭击发生时,哈马斯核心层正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其中包括被扣押人员交换细则和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通道的开放条件,七位哈马斯核心领导悉数参会。


其中,哈立德·迈沙阿勒是哈马斯创始人之一,曾在1996年领导哈马斯政治局。


哈利勒·哈亚作为哈马斯政治局高级成员,被视为加沙地带的实际管理者。


扎赫尔·贾巴林被称作哈马斯的“财务总管”,负责管理该组织超过5亿美元的投资网络和多家资金来源公司。


加齐·哈马德则是哈马斯对外宣传的主要代言人,经常出现在国际媒体面前。


以色列称,多年来这些哈马斯领导人一直主导该组织的运作,并持续策划和指挥针对以色列的作战行动。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以色列极右翼或意在破坏和谈。美在此次打击的前一日提交新停火方案,称以方已同意、只待哈马斯回应,并下最后通牒。此次打击或因国内右翼反对和谈而发起;另一种可能是,以方筹备数月,恰逢哈马斯海外主要领导人齐聚讨论和谈方案,认为这是难得的行动机会。



以色列将这次会谈视为打击哈马斯的绝佳机会,更关键的是,以方判断袭击将破坏哈马斯的谈判能力。


袭击发生后,尽管以色列高调宣称空袭“精准命中”,取得“决定性成果”。但卡塔尔内政部当晚公布的伤亡报告显示,袭击造成6人死亡,分别是哈亚的办公室主任吉哈德·拉巴德,哈亚的儿子哈曼哈亚,以及三名参会高层的随行人员,还有一名卡塔尔国家安全部队的警卫艾哈迈德阿尔-苏韦迪。还有一些人伤势严重,已被紧急送往医院。


哈马斯发言人辛迪确认,哈马斯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和其他七位高层,当时并不在遭到袭击的房间里,而是在隔壁房间。因此成功逃过以色列暗杀企图,以方暗杀哈马斯高层的图谋“未能得逞”。尽管哈利勒·哈亚等几位高层幸免于难,但失去儿子和核心助手使其短期内难以有效履职。袭击次日,哈马斯宣布暂停参与所有谈判进程。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这对哈马斯组织结构无实质影响,但心理冲击巨大。此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哈马斯海外政治领导人,尤其是多哈的领导人安全无虞,如今看来,其领导人不仅在伊朗等敌对国家不安全,在埃及、土耳其、多哈等地也可能面临风险。


此次袭击以方想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哈马斯接受谈判条件,包括完全解除武装和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定居点的主权。但这一算计产生了意外后果。代表被哈马斯扣押人员家属的“红色盾牌”组织发表声明:“袭击摧毁了他们回家的最后希望。”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以色列如今要求一揽子达成永久停火协议,不再谈临时停火。国内普遍认为达成停火希望渺茫,以色列已准备以战争手段解决加沙问题。


Part.

3



袭击发生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9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构成“国家恐怖主义”。他同时称,“外交调解是卡塔尔国家特质的一部分,将继续下去,不会被阻挠”。穆罕默德还表示,卡塔尔正动用各种手段回应袭击包括组建法律团队对以方追责。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记者会上表示,特朗普将卡塔尔视为美国的“强有力盟友和朋友”,对这次袭击的地点“感觉很糟糕”。



卡塔尔作为海湾地区军备最精良的国家之一,不仅部署了“爱国者”反导系统,更拥有为数众多的先进战机和完善的空中指挥体系,而这些精良装备和系统却在此次以色列发射导弹袭击时全程“哑火”,引发各方关注。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卡塔尔军队主要承担象征性防卫任务,国防依赖美国。若美国不预警防护,卡塔尔难以抵御以色列打击,其防御能力薄弱。以色列空军装备先进,对卡塔尔及周边空域、打击目标的战术准备与演练已十分成熟。



卡塔尔,这个人口不足300万的海湾国家,长期扮演“冲突调解者”角色,在塔利班、哈马斯等势力间充当沟通桥梁。同时卡塔尔也是美国在中东公认的“非北约盟友”,美国最大的乌代德海外军事基地就在其境内,凭借“双轨外交”,卡塔尔通过斡旋多次促成临时停火与人道救援。


有媒体称:“允许哈马斯设办事处是卡塔尔的外交资产,以色列的袭击直接威胁了这种模式”。


卡塔尔埃米尔在会上直言:“今天它们敢在多哈投弹,明天就敢在利雅得或阿布扎比动手。”这种集体反应显示以色列的行动触动了海湾国家的共同安全神经。



9月11日,联合国以15票对0票通过了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这一次美国在迫于压力之下也投了赞成票。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卡塔尔长期充当以色列与哈马斯的调停桥梁,但如今以色列不信任卡塔尔并对其采取军事行动,哈马斯见卡塔尔无法保障自身安全,也可能不再信任它。如此一来,卡塔尔作为调停方的地位将大幅削弱。


Part.

4



面对此次袭击,白宫表示美军在以色列发动袭击“前一刻”才接到通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出空袭多哈的决定,而非美方的指示。在得知以色列袭击计划后,他立刻指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向卡塔尔通报,但为时已晚。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称:“关于卡塔尔提前被告知此次袭击的说法完全不实,美国官员的电话是在多哈发动袭击并导致爆炸声响起时才打来的。”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美国如今面临两难解释:一方面,为维护与卡塔尔等海湾富国的关系,宣称未参与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在中东军事基地众多,若真对以军攻击毫无拦截,实在难以自圆其说。这暴露出美国中东战略既要又要的矛盾,陷入难以自洽的困境。



特朗普曾经公开表示“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最可靠的伙伴,美国将确保卡塔尔的安全”。然而卡塔尔的现实一课,让美国政府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


9月10日,特朗普称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在其领土重演。随后指示国务卿鲁比奥尽快完成与卡塔尔的防务合作协议。特朗普表示,卡塔尔必须加强与美国的国防合作,特别是推进新的军事合作协议。如果卡塔尔不加深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类似的袭击很可能再次发生。美国的这一表态,对于卡塔尔来说无疑是一种“软性压力”。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美国视卡塔尔价值在于地区战略威慑及经济利益。卡塔尔等国发展依赖美国,基建、AI、军事订单等均需与美合作绑定。袭击前,特朗普从卡塔尔获大量订单,力保卡美特殊关系。此时美国欲及时止损,表明美方可受批评,但不容终止经济利益合作,尤其是军工合作。


面对各方谴责,以色列态度强硬。9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要求卡塔尔驱逐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官员,并表示,只要哈马斯领导人还留在卡塔尔,他就会毫不犹豫下令第二次袭击。


目前,卡塔尔正在重新评估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在卡塔尔的去留问题,而这一结果将改变哈马斯的政治运作和巴以冲突的谈判格局。


从9月8日至10日,72小时之内,以色列空军和无人机部队连续对黎巴嫩、叙利亚、突尼斯、卡塔尔、也门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六个国家发动空袭。


9日当天,美以两国领导人通话,特朗普直接表达了失望,直言袭击卡塔尔这个决定不明智,不可接受,并要求不要再采取这样的行动。


10日,欧盟直接提出制裁措施:暂停对以的双边援助,提议暂停以色列进入欧洲市场的优惠待遇。



目前,以色列在多地实施针对哈马斯的“斩首行动”,已把自己推到了更尴尬的国际位置。接下来以是收敛还是继续硬刚,恐怕会直接牵着中东局势的走向。


此次袭击地区军备竞赛可能因此加速,卡塔尔已宣布启动总额150亿美元的国防采购计划,重点强化防空系统。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虽未公开批评美国,但推迟了原定与美国的F-35战机采购谈判。以色列向北部边境增派了两个装甲旅,防备报复行动。


这种螺旋式升级使中东地区本已脆弱的安全架构雪上加霜。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此次事件让海湾阿拉伯国家等深感安全无保障,原本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它们,目睹以色列在美军驻地旁仍敢发动攻击,对美信任大减。以色列意在中东塑造“损害其利益者,无论何地何人皆将遭军事打击”的印象。





制片人:王瑞

编导:时琳琳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