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修复地球“创伤”有新招(一周科技观察)

时间:2025-05-19 14:44:00

来源:人民网

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前不久,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用它制成的储能墙板,可存储居民住宅约一天的用电量,与光伏配套使用,可提升光伏利用率30%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超过50%。

当前,科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应对生态威胁的重要手段。通过技术创新,人类不仅能更高效地监测和治理污染,还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高盐废水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特定类型,主要来自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工等过程,包含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和营养盐等污染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会造成巨大影响。如何有效去除高盐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我国科研团队近日成功构建了可同时降解5种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工程菌株。通过实际工业废水样本验证,该菌株对高盐废水中复合污染物有高效降解能力。

自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海底发现海洋微塑料以来,塑料污染问题作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每年产生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其中仅9%被回收,其余通过焚烧、填埋或直接进入自然环境,尤其是海洋。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能够在光照下分解废弃塑料。这种方法无须酸碱预处理,分解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数十倍至上百倍,且成本大幅降低。

药物的生产是否也能既环保又高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在日前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发表研究称,他们通过将光敏分子噻吨酮嵌入酶结构,研制出一系列特殊光驱动酶。这种酶作为特殊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即可工作,有望为药物和重要化学品生产带来更环保、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化学家曾希望通过化学手段将储量丰富的铅转化为珍贵的金。但由于两种元素质子数的差异,使得这种转化在化学层面无法实现。最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研究人员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让接近光速的铅离子束对撞,成功点“铅”成金。在技术层面,这项研究证明通过高能物理手段定向改造元素具有理论可行性,为未来核废料安全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或许某天我们能将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降级”为稳定元素,从而显著降低核废料的长期环境毒性。

人类文明的兴盛,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我们既需要更多的科技手段,也需要更加广泛的科技应用——既能修复地球“创伤”,又不制造新“伤疤”。当创新以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时,科学技术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吴月辉)

《人民日报》( 2025年05月19日 19 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