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12月15日,“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共展出183件抗战时期文物,其中82件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含8件国家一级文物首次在港展出,全面阐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始末、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中流砥柱角色、香港在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支援,以及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的贡献和意义。

展览划分为日本侵华、全民族抗战、血脉相连、共御外侮、香港沦陷、得道多助,以及伟大胜利七个展区,全面展现14年艰苦抗战历史。展品涵盖多类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既有“毛泽东著、伪装成《文史通义》的《论持久战》”“马相伯给李公朴的对联”“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等反映中国国内抗战历程的文物,也包括“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棉夹克”“胡志明在广西开展反法西斯地下活动时使用的油灯”等见证国际反法西斯协作的展品,全面呈现抗战时期国内外各界共同抗敌的历史图景。

马相伯给李公朴的对联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
展览还系统呈现了香港以多元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的历程。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港九大队作为活跃于港九新界的抗日游击队,通过开展各类抗敌行动有力干扰日军部署,相关史料与实物让这一历史场景得以呈现。同时,展览也介绍了抗战时期香港作为抗日救亡重要据点的史实:各界民众积极参与献金、募集物资,组建医护队、服务团、慰问团深入内地提供支援;不少青年学生、工人、农民也主动返回内地,或投身抗敌前线,或加入敌后游击队,为抗战事业参与战斗。

位于香港的救世军施食厂会分发粮食给市民。
1937至1939年初,香港凭借政治和地缘的特殊地位,成为海外物资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不少政界名人、作家、艺术家、歌唱家、舞蹈家、漫画家、编辑记者、电影工作者陆续南下香港,让香港成为海内外宣传抗日救亡的重镇。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常设展览及藏品)陈成汉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期望通过本次展览,向香港市民呈现香港3年8个月的艰苦岁月,以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的重要历史意义。希望借此弘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让观众明白“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十二字箴言的意义。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常设展览及藏品)陈成汉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香港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筹划。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开幕典礼上表示,除了该展览,特区政府也正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和教育活动,包括抗战遗址考察、研讨会、专题讲座、电影放映会、书展和图片展等,并正在修缮在全港各区的中共抗战遗址,让市民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抗战历史和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提升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记者丨黄蓉、拜热娜(实习)
摄像丨黄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