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仪征市马集镇黑莓进入采摘季 预计产量在4000吨左右

时间:2025-07-04 11:36:00

眼下,仪征市马集镇的黑莓进入采摘季节。据了解,由于新品种进入丰产期,加之农业机械化的加持,今年马集黑莓能够实现新一季丰收。

走进马集镇合心村的黑莓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田间忙碌,抓紧时间采摘鲜果。村民金成年介绍,往年黑莓品种都只能采摘一季,今年新品种进入挂果期,可以双季采摘。因此,虽然今年旱情对产量有所影响,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实现增收。据介绍,今年马集镇黑莓采摘比往年提前一周,预计产量在4000吨左右。

“公司联合合心村周边的农户种植黑莓,从最初的700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亩规模,企业做的就是黑莓全产业链, 将黑莓加工成黑莓原液、果汁、冻干粉、牙膏等数十种产品。”百汇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百汇园集团发现仪征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十分适合黑莓的生长,于是从2013年起引进黑莓落户马集镇。

马集镇党委书记李明飞介绍,如今黑莓已经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仪征黑莓”,马集镇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黑莓种植区域。此外,黑莓深加工基地、黑莓文旅园顺利建成,产业规模已达5亿元。依托黑莓产业,马集镇打造了“四村一居一企”黑莓共富工坊,带动合作社、农户种植黑莓,大幅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效提高群众收入。

黑莓堪称农业“新”赛道上的富民“黑马”,但黑莓并不是非常符合大众口感的水果。“整体来说,国内对于黑莓鲜果接纳度比较低,加之保鲜不易,市场很小,冻果主要也是出口到国外。”百汇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黑莓在国外是刚需水果,这几年下来,国内黑莓种植依然不如蓝莓、树莓那么热,但“不算好吃”对于企业来说并非坏事,这意味着进入这个产业种植的人相对较少,产品也相对稀缺,但对于盈利模式要求更高,更依赖于发掘黑莓的保健属性,开发衍生产品。在马集镇,食品级标准化厂房、高温保鲜库、低温冷藏库、速冻库等设施一应俱全。从黑莓原液到原浆,从黑莓牙膏到香皂……一颗颗小小黑莓被“吃干榨净”,摇身变成了20多种产品,价格也从几十元一路“狂飙”至上千元不等。

黑莓不仅长成了好风景,更给马集镇农民增加了一条致富路。在黑莓的盛果季节,即使年纪较大的村民也能参与鲜果的采摘工作。同时,他们还有机会从事黑莓种植的基础维护工作,如修枝和除草。目前,马集镇的黑莓产业链已为超过千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国内黑莓种植,一大半就在马集镇,稀缺性让当地定制了一条与特质相契合的“打法”——“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通过“接二连三”的农旅融合模式为产业“赛道”提速。

当下正值采摘季节,绿意盎然的黑莓园中,游客们纷纷前来采摘新鲜的黑莓果。黑莓龙头百汇园集团在行业内首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率先创建江苏省工业旅游区。“黑莓+采摘”“黑莓+旅游”等模式的推陈出新,让这里集旅游观光、黑莓深加工、黑莓科普、黑莓DIY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综合体吸睛更“吸金”,每年有10多万名游客慕名来到马集。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