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一一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开启新篇章。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加快国际化布局,持续扩大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这其中,就有不少河北企业的身影。
今天起,本台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民营企业 大显身手》,多路记者一线调研,解码优秀民企崛起力量,触摸民营经济活力脉动。首篇带您走进位于保定的一家索具企业,探寻企业跨境出海的成功密码。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索具、重型装备等产品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他们瞄准海外市场,频频参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不久前,企业接连中标了塞尔维亚国家体育场和沙特法赫德国王体育场项目。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雪刚:
对我们企业海外全球化布局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也标志着咱们巨力索具的产品、技术,包括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得到了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
早在几年前,企业参建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凭着在距地面约66米的高空,将总重量约2300吨的体育场主索网张拉成形,在国际市场上"一战成名"。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李彦英:
有了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我们这几年来陆续在国外承接了若干个项目。
从一家不起眼的钢丝绳小厂,到参与建设鸟巢、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国家重特大项目,再到如今在海外重大工程烙下中国制造印记,主管技术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对研发的大力投入。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李彦英:
国内成立了深圳研究所,还有上海、天津都有研究院。每年技术研发投入也得在上亿元,包括国际工程领域都在进行这种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曹慕凡:
目前巨力索具保持着每年新增专利60多项的研发速度,并且取得了多个行业的产品认证和工厂认可证书,塑造了"出海"的技术优势。我手中这份高钒密闭索的成果鉴定书,成为了巨力制造闪耀国际高端市场的关键。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李彦英:
给予了我们的高度评价,说我们这个密闭钢丝绳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时第一个高钒密闭索应用到了(国家)速滑馆,首次应用国产替代,打破了国际垄断。
企业不断修炼内功,主动出击,政府也积极作为,多措并举。《河北省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河北省支持海关高级认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密集出台,从强化国际市场开拓、优化出口退税服务、金融信贷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护航企业"出海路"。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李俊茹:
税务部门成立了一个微信群,提醒我们企业及时地去申报税,每年出口退税都能达到2000一4000万元左右。
政策支持,让企业"出海"信心十足。而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推进,巨力索具积极进军,参与了阿尔及尔机场新航站楼、阿联酋"迪拜眼"大飞轮、巴基斯坦港口码头等一系列国际工程。面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企业敏锐洞察到海外市场正在经历着由单一"卖产品"向系统"卖服务"转变。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雪刚:
英语里边有一个(单词)叫package 是打包服务、卖服务、卖售后,包括后期的这些运营维护,这些我们巨力都要作为我们日后的一个方向。
2023年底,巨力索具设立了沙特分公司,开始面向中东市场发力,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本土化运营模式,在全球布局的版图上再落一子。如今,巨力索具已形成覆盖全国及欧美、澳洲、日韩及东南亚等七大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超:
把一些标准 一些服务整体都带到海外去,海外(业务)我们去年是占到百分之二十几,今年可能要达到百分之三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杰:
那么我们现在鼓励民营企业海外出口,实际上是个系统性的一个工程,很多服务性的这个配套设施一定要跟得上,帮助我们民营企业减少在海外市场开拓的这些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的话,要高度重视自身竞争优势的积累和培育,以及与海外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这些重点的着力点,从而充分地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海外的市场的优势。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