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上海书展·纸短情长|一个家族留给这座城的“财富”,“申光计划”新书亮相

时间:2025-08-17 22:26:00

聚焦两岸三地唯一一个由一个家族传承几代人,维系至今、惠及1万多名得奖同学,其中包括钱其琛的奖学金的故事——《“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见上图),昨天在上海书展首发。这部由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列入“申光计划”的传记,是继《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师——于漪传》《大爱交响——曹鹏传》后,又一部凸显“向善而生,逐光而行”主题的人物传记。

翻开这本记录叔蘋奖学金百年历程的书,可以看到奖学金滋养的数万名学子中,不仅有国之栋梁、学术先锋、仁心医者,还有钱瑜婷等一群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梨园新秀。这些年轻的戏曲人因叔蘋奖学金,得以在水袖翻飞间延续“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精神脉络,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新民晚报报道

戏缘,始于梅兰芳

这本书聚焦于叔蘋奖学金创始人顾乾麟及其家族的传奇。顾乾麟秉承父亲顾叔蘋“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于1939年创办叔蘋奖学金,让数以万计的清寒学子得以继续学业。由于顾乾麟本人是京剧票友,因而叔蘋奖学金与戏曲也颇有渊源。

1947年3月22日,在大光明戏院——也就是现在的大光明电影院,梅兰芳与顾乾麟一起登台唱戏。梅兰芳刚刚结束蓄须明志不久,他与俞振飞等一起唱了《贩马记》,顾乾麟唱了《斩黄袍》。这台义演由顾乾麟发起,旨在为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流浪难童,筹办难童收容所。票房收入全部用于重修校舍。

书中义演戏目资料图

如今,这份戏缘依然在叔蘋奖学金中得以延续,奖学金把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等纳入设奖范围。上海昆剧团的90后昆剧武旦钱瑜婷,师从谷好好。她12岁时因踢枪动作被“武旦皇后”王芝泉发掘。家境贫寒的钱瑜婷曾险些放弃戏曲,叔蘋奖学金不仅帮她解决学费,更支持她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让《盗仙草》的英姿惊艳国际观众。后来,她将现代舞融入身段训练,在《扈家庄》中展现“柔中见刚”的风采。2024年个人专场中,她演绎的《虹桥赠珠》融合传统武打与现代美学。她还是“昆曲follow me”的老师,教爱好者云手、圆场。奖学金的温暖助力,早已化作她舞台上的“精气神”,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照见传承的光。

传承,回馈各领域

从资助学费到搭建平台,叔蘋奖学金不仅托起了戏曲新人的梦想,更让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火者,在舞台上续写跨越百年的精神传承。而这些梨园新秀的故事,只是书中万千学子的缩影:医学领域的樊嘉院士以仁心济世,海外学者郑琦用医术连接中外,工程师姚根福在救捞事业中诠释担当……他们的经历共同印证了顾乾麟的信念:“奖学金不只是给钱,是给一颗‘回报社会’的种子。”最为可贵的是,“叔蘋同学”在得到奖学金扶持后,也记挂着“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纷纷设立子奖学金。自己得到了帮助,也要帮助他人。

顾乾麟手书“得诸社会,还诸社会”

对于学子的帮助是顾氏家族留给这座城市的无形财富,通过这本书,还可以看到顾氏家族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如今成为旅游景点的十六铺码头,在十九世纪中叶曾是上海吞吐量最高的码头。顾乾麟的爷爷顾福昌,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创办当年上海最大的码头——金利源码头,就位于十六铺。大家十分熟悉的百乐门,也是顾乾麟的伯父顾联承参与创办的,百乐门还有“体育会”,专注于篮球和网球。这就是后来,顾乾麟之子顾家麒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第74棒火炬手的“台前幕后”,寓意薪火相传。

顾家麒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第74棒火炬手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叔蘋奖学金“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意义,“用一个字概括这本书就是‘善’,用两个字概括这本书就是‘向善’。”他期待这份朴素的精神能在读者之间传递开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