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他用30年守护改写滇金丝猴命运

时间:2025-05-20 10:31:00

龙勇诚在高山密林中寻找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30年来,龙勇诚扎根于滇西北高山密林中,投身滇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将滇金丝猴从灭绝边缘拉了回来,为我国滇金丝猴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在滇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5月15日,“瓦猫夜话公益讲座”第五期,被誉为“滇金丝猴保护第一人”“猴爸爸”的龙勇诚作为主讲人,向观众们讲述了他与滇金丝猴的故事。

30年驻守冰川雪线找猴子

被称为“雪山精灵”的滇金丝猴

1982年,时年27岁的龙勇诚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海关从事进出口船舶入侵昆虫检疫工作。因热爱动物,之后他毅然选择来到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投身到滇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中。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次公布保护动物名单时,它就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然而,当时的科学家和相关林业机构对它却知之甚少,当地村子甚至仍沿袭着狩猎滇金丝猴传统。龙勇诚说,要真正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首要任务就是摸清它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

滇金丝猴生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之中,被称为“雪山精灵”。从1983年云南建立第一个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龙勇诚就一直坚持在做一件事:找猴子。

“在高原上找猴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月至少要穿坏三双胶钉鞋。只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我们便找到了当地最厉害的猎人,跟着他们到野外找猴子,每次都要在山里住100多天。”龙勇诚说。

当时猴群数量少,而且怕人,见人就跑。龙勇诚和同伴为跟踪猴群,曾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雪线附近吃住数月,历尽艰辛。龙勇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92年他们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滇金丝猴的野外照片。

把曾经的猎人转变成护猴队员

龙勇诚说:“论颜值,滇金丝猴这身黑白皮毛和红唇,可不输熊猫的黑眼圈!它是和大熊猫一样珍稀的保护动物,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它们和国宝一样珍稀,却因隐居雪山而鲜为人知。”

龙勇诚和同伴的双脚,踏遍了“三江并流”地区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原雪山和原始森林。他多次深入高山雪线,通过珍贵影像资料和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滇金丝猴的灵动身影和独特魅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滇金丝猴,龙勇诚绘制出了滇金丝猴猴群分布图,并和猎人们交上了朋友。“久而久之,猎人们也都跟滇金丝猴产生了感情。后来,这些曾经的猎人几乎都成了最坚定的滇金丝猴保护者。”龙勇诚说,现在已发展成了一支有30多人的护猴队。

滇金丝猴依附于长江上游的自然环境生存,它们对长江沿岸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以说,滇金丝猴的生存状态,就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的缩影,是检验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滇金丝猴的视觉十分敏锐,能远距离观察人类行为,找寻不易。直到1994年,龙勇诚才带领伙伴们,将分布在云南、西藏的大约1500只滇金丝猴全部找到。

为每个新生小猴建立档案

龙勇诚与伙伴们在冰川雪线上留影

滇金丝猴从最初被认为已灭绝,到如今发展到23个猴群、4000只以上,龙勇诚团队功不可没,被业内称为滇金丝猴的“救星”。龙勇诚说:“保护滇金丝猴不仅是拯救一个物种,更是维护整个横断山生态屏障的关键。”

云南人爱吃野生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滇金丝猴也有着类似习性。龙勇诚说:“滇金丝猴以松萝(树胡子)为主食,松萝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含几丁质,多数动物无法消化,但滇金丝猴与驯鹿具备特殊消化能力。其取食行为具有可持续性,仅取食少量松萝后离开,间隔一段时间再返回,避免资源枯竭。这种‘无物欲’的生存方式,与人类争夺资源的习性形成鲜明对比。”

龙勇诚介绍,在社群结构与行为模式方面,滇金丝猴表现出温和的本性,母猴无竞争行为,被称为“最善良母性”。其个体故事也十分感人,如母猴“零星”痛失幼崽后,通过给公猴理毛、与其他母猴交好,次年成功生育幼猴“雪儿”,展现了类似人类的情感与社交策略。

滇金丝猴以其独特的黑白皮毛和红唇而闻名,它们攀援雪岭的身姿灵动而优雅,龙勇诚称它们为“雪山精灵”。龙勇诚为了对每只猴子了如指掌,甚至为每个新生小猴都建立了档案。

通过网络讲好滇金丝猴故事

保护滇金丝猴的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滇金丝猴栖息地面积广阔、地形复杂,执法人员难以深入核心区域,一些滇金丝猴种群长期未被科学记录。

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工作采取了多种策略。龙勇诚介绍,一方面招募老猎人转为护林员,利用其山林经验与专业能力进行保护。护林员通过长期跟踪,能精准识别猴群个体并记录行为,提升了保护效率。另一方面进行人工补食管理,因为松萝生长缓慢,需人工补食。

现在,每日清晨都为滇金丝猴提供松萝等食物,晚上则按家庭单位定量投放松萝,确保各猴群获得充足资源。补食点固定后,猴群逐渐形成依赖,减少了迁徙范围。但长期补食也使猴群产生了一定的驯化特征,护林员正通过行为观察评估驯化程度,避免过度干预自然选择。

“滇金丝猴还有诸多未解之谜,如自然形成的红唇、老年个体皮肤无皱纹等。”龙勇诚说,他计划将为滇金丝猴创作的歌曲拍成MV,通过网络传播滇金丝猴的故事,以此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滇金丝猴作为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保护,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一珍稀物种,为它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龙勇诚如是说。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文 通讯员 龙勇诚 摄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