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默茨接棒能否重振德国经济

时间:2025-05-08 00:29:00

经过罕见的两轮投票,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当选新任德国总理。在美国政府对欧洲盟友发动关税战并减少安全承诺的背景下,默茨被看作是重振德国经济的关键人物,他将把施政重点放在重振德国经济、强化德国在欧洲作用、加强安全和移民管控等问题上。目前,德国政府面临经济持续低迷、能源价格高涨、制造业衰退、财政负担沉重等压力。而他的波折当选之路,也折射出德国执政联盟前路艰辛。

6日,德国柏林,新任总理默茨(左)与前总理朔尔茨出席在总理府举行的交接仪式。

波折当选

默茨1955年出生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法学专业毕业。他曾任欧洲议会议员、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德国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2009年后暂别政坛。2018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后,默茨宣布重返政坛。经过三次竞选尝试,他2022年2月起担任基民盟党主席兼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

今年2月,德国举行第21届联邦议院选举。当时,德国联盟党得票率28.6%,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作为基民盟领导人,被视为保守派的默茨成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

3月初,联盟党与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开启组阁谈判。社民党在大选中排名第三。两个月来,两党围绕移民政策、税收、养老金等问题展开多轮谈判。在大选中位列第二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被排除在外。

5月5日,两党正式签署联合执政协议。5月6日上午,德国联邦议院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理。目前,德国联邦议院共有630个议席。其中,联盟党占208个,社民党占120个,两党共占328个议席。

要想当选总理,默茨需要得到至少316名议员支持。从联盟党和社民党先前联手的情况来看,这并不难。还有党内人士在投票前表示,尽管两党都对内阁提名、政策分歧有不满,但默茨料将顺利闯关。

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轮投票中,默茨获得310票,未能当选。这意味着,至少有18名盟友议员不支持他。有分析认为,这暴露出联盟党和社民党之间的分歧,可能加剧双方不信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历史上,总理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落选还属头一回。

受此影响,当日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大幅震荡下行,周边股市也纷纷下跌。经过联邦议院各党团领导人紧急磋商,第二轮总理选举投票于5月6日下午举行。最终,默茨获得325票,当选新任总理,宣誓就职。

对于惊心动魄的当选过程,默茨显得比较淡然。“我毫不怀疑,从今往后,我们将在这个相互信任的联盟中共同努力。”他说,与其执着于“反水者”,不如向前看——他的首要任务是重振德国经济等。

重振经济

默茨所在的基民盟素有“德国战后第一大党”的称号,在漫长的政治历程中,先后涌现“西德国父”阿登纳、实现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科尔,以及在国际舞台极具影响力的“欧盟领袖”默克尔等多位历史级政治人物。然而,2021年默克尔卸任,基民盟便失去执政地位。而前任总理朔尔茨执政的三年间,德国“红绿灯”内阁内部矛盾丛生,分歧不断,最终走向解体。

此次选举结果,不仅标志着德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更预示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将面临新的调整。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指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重振经济。联盟党推崇自由市场经济,主张松绑中高收入群体税收以激发活力;而社民党与绿党更关注社会公平,倾向于补贴中下层,涉及债务刹车等的争端。这两种思路本质对立,如何调和将是内阁的关键。此外,能源成本高企、产业竞争力下滑等结构性难题,均需新政府拿出切实方案。

“基民盟相对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它的思路是,增加财政收入不是靠提高税率,而是通过减税让企业等微观个体有活力,从而扩大经济规模,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扩大税基,财政收入也将增加。”丁纯表示。

不过,虽然同为基民盟出身,默茨与默克尔的政治理念其实大相径庭。与默克尔的冷静、谨慎相反,默茨的言行更为冲动、更具冒险性和对抗性。在2018年争夺默克尔继承人之位时,默茨评价自己是社会问题上的“保守派”、经济问题上的“自由派”。

而对于默茨上台后的中德关系,丁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分析说,德国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要搞好经济,选民选择联盟党很大程度也是出于认同联盟党更擅长治理经济,而“红绿灯”政府不行之故。德国作为外向型经济,中国是其主要的贸易伙伴,此前德国国内已形成共识,不能与中国“脱钩”。但另一方面,对华去风险和降依赖是德国及欧洲对华经贸政策的政治正确,一时要改亦难。“中德关系很难短期再重回默克尔时代的辉煌。”

政策分歧

德国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国政治变化备受关注。有评论称,过去德国政治乏味但稳定,而在地区及国际局势动荡的当下,不再是这样了,这从当天混乱的权力交接可见一斑。

“由于投票是不记名进行的,我们难以知道真正原因。”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全球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说,“但在我们看来,一些联盟党议员似乎是想直接表达对默茨的财政政策在选举后180度大转弯的不满。”

3月中旬,德国联邦议院通过巨额财政草案,允许放宽国防等债务限制。此举不乏争议。选择党领导人当时抨击默茨违反先前竞选承诺,屈服于社民党的举债增支要求。在德国政治碎片化的当下,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财政政策分歧正是德国上一届政府垮台的导火索。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届德国政府需要尽快刺激经济复苏、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推动战略自主,以期让德国民众重拾信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默茨上台后会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尽量制定出一整套办法来应对,尤其是在美国方面已经开始要征收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德美此前比较紧密的经贸关系。接下来如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实现德国在欧洲范围内建立真正的战略支柱,也会成为德国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领域外,新政府还准备推出德国近年来最严格的移民政策。在2015年的欧洲难民潮中,德国是接受难民最多的欧盟国家,对100多万来自叙利亚、阿富汗等国的难民打开大门。在俄乌冲突中,德国继续接收上百万乌克兰难民。随着德国经济下滑、袭击事件频发,国内的反移民和反难民情绪也在上升。

新措施包括暂停移民家庭团聚政策两年;停止所有联邦层面的难民接收项目,未来不再设新项目;拒绝寻求庇护者通过陆路进入德国;尽快遣返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的难民,有犯罪记录和被视为危险分子的难民将首先被遣返。

一位欧盟外交官说,欧盟“正焦急地等待着默茨的到来”,“现在是时候打破德国的僵局,并让发动机运转起来了”。

北京商报记者 赵天舒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