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饶敏、吴文谨、特约记者胡剑芳、李婷婷、通讯员吴东东报道:近日,咸安精亚麻业二期工厂,数百名工人在高效运行的生产线上忙碌,一条条精干麻纤维被梳理成均匀麻网,最终抓成麻条、盘入筒中。整个一季度,这家崭新的工厂都在忙着赶制5亿元的大订单。
“新工厂的良率、效率更高,安全性、生产环境也更优,这是我们深耕行业三十年来技术沉淀的集中呈现。”精华纺织集团总经理胡振华介绍。
传统企业愿投敢投,除了对市场、对自身的信心,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近年来,咸安区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社会资本能投尽投、国有企业精准补位、政府投资兜底保障”,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
崭新的精亚麻业二期,就是在一片60亩荒废老厂区内实现的“基因重组”。
原企业因经营不善,厂区已闲置近10年,区政府平台公司——咸安经发集团斥资1800万元予以回收,并邀请有发展需要的精亚麻业参与资产盘活。后者直接投资5个亿,专注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新产品。
“在这一‘腾笼换凤’的过程中,没有新增用地,也没有大拆大建,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从设备进厂到全面生产,仅用时4个月。”咸安区项目办主任刘浩告诉记者。
以政府投资为“杠杆”盘活闲置资产,用“小蚯蚓”钓“大鲸鱼”,在咸安已屡见不鲜。
几年前,原金海达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留下近500亩土地和债务问题。咸安区土地储备中心和区经发集团通过联合竞拍,以1.07亿元取得土地及地面资产所有权,并顺利厘清债权债务问题,巧变“包袱”为“资产”。
随着咸安区深耕汽车零部件产业这一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这片曾经“颗粒无收”的土地,如今已是“金穗满仓”。
三年内,华劲铝业、精确新能源、宇宸新材料3家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先后进驻,在此投下7.2亿元用于改造旧厂房、建设新工厂。去年3家企业总产值突破9亿元,总税收突破1.65亿元,共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目前这3家企业还在高速增长中,今年预计总产值可突破14亿元,总税收突破2亿元。”咸安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在持续挖掘原金海达地块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咸安已累计盘活1226亩土地、18万平方米厂房,有效解决了存量用地闲置低效与增量空间紧缺的供需矛盾。今年,该区还计划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以上、闲置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
在这场“效益优先”的存量革命中,是咸安愈发活跃的民间投资。今年一季度,该区完成民间投资23.5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61.5%,较去年全年高出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