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国际法院: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违法国际法

时间:2025-07-25 06:50: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联合国国际法院23日发布咨询意见,裁定若一国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违反国际法,有责任承担法律后果。

据美联社24日报道,本次公布的咨询意见文件超500页,是由15名法官一致支持通过的非约束性意见。意见指出,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生存环境应被视为基本人权,各国有法律义务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并保护环境系统。

国际法院院长岩泽雄司表示,当前气候危机威胁着地球和所有生命的生存。若一国未采取适当行动应对气候问题,可能因违反国际法而承担法律责任,比如被要求停止错误做法、立即整改、赔偿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岩泽雄司强调,虽然咨询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但经国际法院发布后可能成为国家之间相互追责、提请国际诉讼的基础性依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一意见是“历史性胜利”,是“地球、气候正义和下一代的胜利”。

报道还提到,各国气候问题活动人士可以援引该咨询意见对未履行相关责任的本国政府提起诉讼,该意见可能会对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议程产生影响。

美联社报道称,2013年至2023年,因气候变暖海平面平均上升了4.3厘米,气温上升了1.3摄氏度,这一变化威胁着众多岛国的生存环境。因此,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发起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并获得超过130个国家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通过决议,提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此次国际法院发布咨询意见,恰逢美国政府试图弱化环境监管政策之际。美国《纽约时报》22日报道称,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在马萨诸塞州诉环保署案的判决中认定,温室气体是《清洁空气法》所规定的污染物。这直接推动环保署在2009年发布声明,指出多种温室气体危害公众健康。如今,特朗普政府要求环保署起草新提案,拟废除上述声明。报道强调,若新提案获得通过,美国政府将失去监管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依据,不仅难以限制汽车和能源行业排放,还将阻碍未来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由于新提案违背最高法院判例和气候科学共识,一旦通过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梁由之)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