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潮评丨更加平等,更具活力,更有信心

时间:2025-05-08 20: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在整个法律条文中,关于‘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总共有26处,将平等原则贯穿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5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这样讲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起正式实行。这部法律为民营经济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可以说是一颗民企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在面临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比如,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阻碍,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也还存在薄弱环节。这部法律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积极作出制度安排,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能变,也必将促进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图源:图虫创意

纵览这部法律,“平等”是一个高频词。比如,“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发展的政策”等……除此以外,平等保护的精神与原则也贯穿于整部法律之中。

“平等”,在这部法律中为何被施以如此多的笔墨?

平等二字,聚焦着民营经济组织的重要关切。正如此前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这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是民营经济促进法最核心的要点。”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平等相待,关键就在于对所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具体而言,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平等相待,才会有公平的竞争,才会打破各种“玻璃门”“天花板”的限制,才会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做到平等相待,就要把法律条文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落实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非禁即入”;在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方面,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等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在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方面,不仅做到“一视同仁”,同时“不得侵犯”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禁止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直以来都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民营经济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40多年来,我省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蓬勃力量。去年,浙江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个榜单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而浙江对于民营经济的相关立法也一直走在前列。从2020年我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专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正式通过,到2023年《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制定出台,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越擦越亮。此次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必将进一步巩固浙江民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共识,引领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加平等,更具活力,更有信心。法治之盾将充分保护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民营经济的广袤森林必定勃发更大生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推荐